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

一、西汉

  1. 西汉历史: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帝—>昭宣中兴—>汉成帝
  2. 汉高祖刘邦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在他死后,吕后掌权,后吕雉去世后,吕家被灭门。
  3. 汉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倡导休养生息,史称文景之治。
  4. 之后的汉武帝刘彻,连年发起战争开疆拓土,家底差点败光。
  5. 汉昭帝汉宣帝,开始给汉武帝还债,比较消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史称昭宣中兴。
  6. 汉成帝荒淫无度,还导致外戚擅权,为西汉的无能代表。
  7.  因为外戚擅权,王姓的太后提拔自己的亲戚,最后出现了王莽篡汉

二、王莽篡汉

  1. 西汉—>新朝—>东汉。
  2. 因为外戚擅权,所以导致了王莽篡汉,之后因为施政想法太过超前,后来被起义所杀。

三、东汉

  1. 东汉从刘秀开始,与民休息,一直到汉和帝,都是好皇帝。
  2. 从汉和帝开始,外戚政治开始死灰复燃,被几位太后一直把持朝政。
  3. 小皇帝找宦官帮忙,宦官赶走了外戚政治,但是宦官也开始做大,开始与士大夫的党锢之祸。
  4. 在宦官和士大夫时争斗时,开始了黄巾军的黄巾起义。之后黄巾起义被镇压,但在镇压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大将。之后就开始了三国。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

一、东周之春秋

  1.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戎狄打了,然后从镐京(今西安)迁都洛邑(今洛阳)。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
  2. 春秋五霸中其他都是公,独楚庄王称王,因为楚国原先不是周王室的封国,只是南边巨大的部落,后自立为王。
  3. 公元前707年,河南的郑国攻打天子周桓王,射了天子一箭。
  4. 公元前685年,齐国(今山东)的公子小白上位,即齐桓公,后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5. 公元前636年,晋国(今山西)公子重耳上位,即晋文公
  6. 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打仗并完胜楚国,成为第二个霸主
  7. 公元前624年,秦国(今陕西)的秦穆公开始和晋国关系很不错,秦晋之好,后来友谊翻了船,去攻打晋国但是没打赢,之后转向西边的蛮族犬戎,称霸西戎。
  8. 公元前613年,楚国(今湖北)的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开始成为霸主。
  9. 公元前514年,江苏的吴国,光上位,成为了吴王阖闾
  10. 公元前506年,吴国和楚国打仗,楚国战败,伍子胥把楚平王鞭尸。

记忆总结:

1、因为周王朝式微,先是山东的齐国称霸;之后齐国因国内问题,山西的晋国和湖北的楚国崛起,开始了晋楚争霸;之后晋国帮助江苏的吴国,吴国崛起,开始晋国连吴制楚,后吴国击败楚国。

2、秦人给周王养马,被留在西边镇守西关,周王室东迁,秦人因护送有功,被赐侯爵及西周故地。在晋文公称霸前,晋国反复出现夺嫡事件,各公子轮流到秦国求助,秦王将公主嫁给他们,史称秦晋之好

3.勾践建立越国(今浙江绍兴),开始和北边的吴王阖闾起冲突。

4.在山东的鲁国,收藏有许多儒家经典,《春秋》为鲁国所著。

5.春秋五霸:齐、晋、楚、秦、吴

 

二、东周之战国

  1. 公元前496年,吴国打败楚国后,去打越国,但是没打赢,吴王阖闾受伤去世,吴王夫差即位。
  2. 公元前494年,夫差攻打越国,越国失败,勾践被羞辱但是没有被杀。
  3.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灭掉吴国。
  4. 公元前473年,韩、赵、魏得到周天子任命,地位和晋国持平。
  5. 公元前386年,齐国的大臣田和,赶走了姜姓(姜子牙后代)的国君,自己掌管齐国,姜齐变为田齐
  6.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7. 公元前359年,秦国的商鞅变法
  8. 公元前353年,魏国的庞涓带兵攻打赵国,齐国派出孙膑围魏救赵
  9. 公元前341年,魏国的庞涓带兵攻打韩国,齐国派出孙膑围魏救韩。
  10. 公元前318年,楚、燕、韩、赵、魏攻打秦国,被击退。
  11. 公元前307年,赵国的赵武灵王,开始向北方蛮人学习,胡服骑射
  12.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被秦国击败并被关押。
  13. 公元前260年,秦国、赵国开战,即长平之战,赵国的赵括纸上谈兵,导致赵国的四十五俘虏全部死于秦国白起将军之手。
  14.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打东周,周天子灭亡,只剩下诸侯。
  15. 公元前246年,秦国嬴政上台。
  16.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因为韩国最弱。
  17.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
  18. 公元前227年,燕国派荆轲刺秦
  19. 公元前225年,秦国决堤黄河水淹魏国国都大梁,魏国灭亡。
  20.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国。
  21.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燕国。
  22.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

记忆总结:

1.吴国击败楚国后,吴王阖闾攻击越国失败死亡,后其子吴王夫差攻击越王勾践,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击败吴国,吴国灭亡。

2.后晋国的小弟赵、魏、韩三家分晋。

3.后齐国大臣田和篡齐,姜齐变为田齐

4.处于六国中间缓冲的宋国作死,被齐国灭亡,后韩、赵、魏

燕、秦五国伐齐

5.后魏国变法图强,赵国胡服骑射,秦国商鞅变法,各国开始思变。后秦国日益强大,开始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来自燕国悬梁刺股苏秦提倡六国合纵,后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头。后秦国采纳张仪连横策略,六国同盟瓦解。后又采纳范雎远交近攻策略,六国被灭。

6.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灭亡顺序,喊赵薇出演齐秦)

 

三、秦

  1.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共计15年。
  2. 秦国确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3.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
  4. 越国灭亡后,剩余力量向南,建立了很多国家,称为“百越”(来历存疑),秦国先南征百越,后北伐匈奴。
  5. 秦始皇焚书坑儒。
  6.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视时死于河北。
  7. 胡亥即位,扶苏被杀,赵高指鹿为马权势滔天,后刘邦攻入咸鱼时赵高杀胡亥立扶苏儿子子婴即位,子婴杀赵高,投降。
  8.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找到楚王后人,开始起义,后刘邦也投靠楚王,楚王表示谁先进关中谁做关中王。因为项羽中途去河北巨鹿救赵王,所以刘邦先入关中。之后鸿门宴后刘邦交出咸阳,项羽杀子婴,烧阿房宫,然后杀了楚王,建立西楚王朝,自称西楚霸王。然后定都自己老家彭城(今徐州),将刘邦放在关中旁边的汉中,由三秦(三个秦朝大将)监视。后因项羽分土地问题,部下开始打仗,刘邦乘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三秦,派韩信向北征战,吞并小势力,刘邦与项羽僵持在鸿沟两侧。后签订合约,互相退兵,但刘邦乘机袭击项羽,项羽反击刘邦不低,后韩信赶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乌江自刎
  9. 萧何,与刘邦为同乡,战争时为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士兵,真·后勤部长。
  10. 张良,名门之后,陈胜吴广起义后,为韩王下属,刘邦去咸阳时借来的,在攻下咸阳后,韩王被项羽灭亡,所以张良开始一直辅佐刘邦,主要负责出谋划策,鸿门宴认怂,乖乖去汉中,韩信想反水劝他忍让等。黄石公桥下捡鞋的故事主角。之后功成名就之后明哲保身。
  11. 韩信,草根阶级,最早在项羽处当兵,后投靠刘邦,因为都得不到重视,所以打算离开,然后萧何月下追韩信,回来逼着刘邦给升官,之后韩信崛起,成也萧何。之后韩信想造反时,被萧何骗出,被吕后杀死。败也萧何

记忆总结:

1.秦始皇称帝去世后,胡亥即位,扶苏被杀,在刘邦攻入咸鱼时,胡亥被杀,秦国投降。之后楚汉相争,刘邦胜出,建立汉朝。

 

A类、B类、C类基金

A类代表前端收取申购费,即申购、赎回都需要收费用。

B类指后端收取申购费,申购时不收取,赎回时收取。

C类没有申购费和赎回费,但是要收取销售服务费,基金销售服务费按日计提。

短期持有选择C类基金,长期持有选择A类,因为一般C类超过七天即没有赎回费,A类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用越低。一年内选择C类,超过一年选A类。有A、B、C类长期选AB,短期选C,有A、B或者A、C类的同上。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1

一、经济起源

1.原始社会靠狩猎为生,后面发现了种子开始发展农业,这就是农业革命

2.农业社会时,因为大家手里有了余粮(经济学中的资源),所以开始了以物易物。

  • 人类经济起步于农业经济

3.农业发展了,会出现不擅长种地的,所以出现了不同的职业分工,比如手工业。

4.农业社会发展了,大家的需求多了,但是产能跟不上人类的需求,这就迎来了工业革命

5.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然后消费又推动了生产力升级,这就是经济发展

二、货币的起源

1.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

2.我有你想要的,你也有我想要的,这样我们才能交换,这是传播学中的双重偶然性

3.所以在没有双重偶然性的时候,大家只能通过多次交换才能换取自己想要的,于是开始有了一些中间物,比如五谷或者牲畜。这些中间物就叫做货币

4.后来因为五谷有保质期,牲畜有胖瘦,所以人们开始使用贝壳

5.因为只有特定品种、特定海域、人工穿孔打磨的贝壳才能做货币,所以一个合格的贝壳货币成本很高。这时的牛羊、粮食、贝壳等,统称为实物货币

6.之后发现了矿石,因为挖矿需要花费劳动力和时间,金属容易保存和分隔,而且具有稀缺性,所以开始了金银本位制

7.之后又出现了纸币,然后又有了现在的电子货币

8.还有一种说法:信用产生了货币。货币起源于债务,钱就是欠条,而这张欠条流通的前提是信用。这也是信用货币理论的部分。

 

三、纳税

1.挣钱要交所得税,花钱要交流转税,有财富要交财产和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某些特定行为要交行为税(比如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契税等)。

2.流转税包含:增值税(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消费税(购买奢侈品、香烟等),关税

3.比如购买汽车:

  • 流转税:消费税、增值税、关税。
  • 财产税:车辆使用税
  • 行为税:车辆购置税

4.比如购买房屋:

  • 流转税:增值税
  • 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
  • 行为税:契税、印花税

四、购房

1.农村土地发展:经过土地革命(即打土豪分田地)后,土地归集体所有,不再归个人,这就是集体生产。但是农民手里会有一些自己的土地,种地的叫自留地,可以建造住宅的叫宅基地。但是因为集体生产效率不高,所以在1978年后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使用归农民。在宅基地上的房子,没有房产证,没有土地使用证,没有产权,俗称小产权房

  • 小产权房自己住没问题,但是出售较困难。

2.城市土地和房子:计划经济时,城里的土地分给各单位,单位盖房子分给员工,这叫福利房。改革开放后,土地归国家,但是可以花钱购买土地使用权,所以房地产公司会交土地出让金买下来建房,然后卖给消费者,但是使用权有期限,这就是商品房

  • 福利房没产权,只能自己住。商品房有产权可以自由买卖。

3.对于买不起房子的人,国家自掏腰包建了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集资房限价房。这些房子价格较低,产权归政府和个人共同拥有,住满一定年限,补交土地出让金后可以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

4.商品房的产权:土地使用权有年限限制,居住用地产权70年,商业用地产权40年,综合用地产权50年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综合用地
落户
公积金
税优惠
水电费 便宜 商电 商电

5.月饼盒相当于建筑面积,除月饼外的空白部分叫公摊面积,月饼整个叫套内建筑面积,除去月饼皮(除去墙)剩下的叫套内使用面积

五、消费心理学

1.理查德·塞勒的”心理账户“理论:大家花钱具有很多目的,对于不同的目的,大家愿意花的钱不同。比如给自己买围巾,花的是生活账户,给女神买围巾,花的是情感账户。给自己买保健品,花的是生活账户,给长辈买保健品,花的是情感账户。情感账户贵点也愿意。

2.比例偏见:大家都不喜欢算数值,更喜欢算比例,这就是比例偏见。所以针对低价品,商家喜欢标出折扣,针对高价品,商家喜欢标降价幅度。

  • 买A物品,加一元换购B,如果直接送B,则顾客会拿B和A做对比,会觉得B是便宜货,没有购物欲望。但是如果加一元换购B,那么顾客会拿一元和B做对比,会觉得太值了。

3.托奥斯基的”价格锚点”理论:通过和价格锚点的对比,一些商品会卖的更好。比如A、B、C三个同类型物品,标价从高到低依次降低,品质也依次降低。其实A和C不是拿来卖的,是用来作对比的,目标是卖商品B。

4.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损失规避”理论:比起得到,大家更怕失去。比如七天无理由退货,从心理上讲,大家拿到物品后会开心,失去了后会难过,难过的感受会比开心强烈很多倍。所以七天无理由退货很少有人会去退货。

5.沉没成本:因为人做决定时,会有付出,这些付出的、不可回收的东西,就叫沉没成本。比如交订金。交了订金就有了沉没成本,就不怕退货不买了。

六、传销

1.正常产品销售流程是:厂家—>经销商—>顾客,结果厂家发现中间商赚了很多差价,所以他们决定直接卖给顾客,这就叫直销

2.厂家—>顾客—>顾客—>顾客,顾客在买了产品后,继续卖给别的顾客,这种叫多层次直销

3.在多层次直销的情况下,要想进入这个网络则需要交入会费,当有人发现收入会费比卖产品赚钱时,就变成了传销。传销的本质不是产品,而是人,因为没有了新的人,那么整个系统就可能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