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故事

一、股票的力量

为了香料,欧洲人跨越重洋。荷兰人凭借股票后来居上,开启称霸海洋时代。胡椒产于亚洲,在四百年前的欧洲,却像黄金一样珍贵。

1597年8月,荷兰第一次远航亚洲的船队返航荷兰,带回大量香料,相继各大城市纷纷组建远洋公司,香料贸易如火如荼。香料贸易竞争使价格下跌,而香料的成本居高不下,远洋贸易船毁人亡的风险时时存在,同时面临英国,西班牙船队的竞争。于是在约翰·奥尔登巴内费尔特的斡旋下,1602年3月20日,荷兰议会批准并颁发了公司成立特许状,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向居民发售股票。东印度公司规定首次分红是在10年之后而等不及分红的股东们要转让手中的股票,股票交易积少成多,阿姆斯特丹就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凭借股份公司的优势东印度公司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全球最赚钱的公司。纵横海上40年,荷兰人逐渐控制了全球贸易的40%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二、泡沫的诱惑

《郁金香狂热》记载了荷兰17世纪发生在荷兰的一场拍卖会。1637年,荷兰北部的阿尔克马尔城一个酒吧老板去世,留下了99朵郁金香进行拍卖以赡养孩子。

郁金香在荷兰皇室备受追捧。1593年第一支郁金香被引入荷兰,被当做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郁金香供不应求,导致大量商人加入郁金香买卖生意,最后,就连普通的市民也被卷入了郁金香的投机生意。商人们为追求利益,甚至把还没长好的郁金香球茎拿来交易。就这样郁金香球茎的期货市场出现了。

这场拍卖会,99株郁金香以九万荷兰盾成交,九万荷兰盾是一个普通家庭三百年的收入,这场拍卖会被认为是资本泡沫的顶峰。拍卖会第二天,有一池塘郁金香球茎报价1250荷兰盾,但是没有买主。大家意识到自己手中的郁金香可能再也没有下一个买家,恐慌情绪散开,大家纷纷抛售郁金香,短短六天时间市场全线崩溃。郁金香泡沫的破灭让荷兰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人倾家荡产,荷兰的经济经历了十年才逐渐恢复。

三、南海骗局

一家自称前景不错的公司提出了股票换国债的计划,这个貌似天才的计划,背后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伦敦塔矗立在泰晤士河北岸,现在是伦敦一个著名的景点,但在300多年前,这里却是英国著名的监狱,关押的犯人多为贵族和高官,其中包括曾任英国财政大臣的约翰·艾思拉比,他入狱的原因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股市骗局。

1719年12月,英国政府收到一份题为《南海方案》的提案,南海公司将用自己的股票置换价值为3160万英镑的国债,并承诺将国债利率从7%将至4%。再额外支付给英国政府760万英镑。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该公司拥有着英国在南美的交易权。南海公司宣称在南美发现了大量金矿。1718年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已经切断了南美贸易的通道,南海公司用股票行贿,让英国议会通过了南海方案。在微弱的反对声中,有一位议员名叫罗伯特·沃波尔,他大声疾呼南海计划以获利假象为诱饵是人们为追求虚幻的财富而走向破产。然而,南海公司股价的飞涨点燃了人们的欲望淹没了反对的声音。南海公司的股价在方案提出时还不到120英镑,在3月21日方案被通过时股价上涨已超过了300英镑,6月股价达到1050英镑。

南海公司的股票暴利引发了英国的股份公司热,其中许多公司模仿南海公司的手法编概念发股票,这些公司的股价追随南海公司一同上涨,总计吸纳了3亿多英镑的公众资金。这些皮包公司大大侵犯了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公司又操纵议会在1720年6月9日通过了《泡沫法案》,规定任何公司发行股票必须通过议会同意,之后皮包公司资金链断裂,股东们去南美寻找资产,发现南美完全没有金矿,南海骗局破裂。这时人们才想起沃波尔的警告,请他出来收拾残局。大全在握的沃波尔重拳整顿金融秩序,财政大臣爱斯拉比被判重罪关进了伦敦塔。

英国此后100年间再没有发行过股票,英国约克郡的股票投机家们来到纽约,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英国的南海骗局,催生了美国的华尔街

四、汉密尔顿的旋转门

百老汇大街,美国的文化娱乐中心,但在200年前纽约是美国的临时首都,当时这条大街不属于艺术家,而属于政客。独立宣言的起草人,47岁的时任美国首任国务卿的杰弗逊和年仅33岁的汉密尔顿(美国首任财政部长后来被称为华尔街之父)在这里聚集,讨论美国如何偿还在独立战争中欠下的5400多万美元巨额债务。汉密尔顿看来,化解美国财务危机的关键是统一财政,统一货币,强化国家信用。联邦政府成立前,美国有13个独立的殖民地州,州政府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货币未统一。汉密尔顿的想法是由联邦政府承担各州所欠的全部债务,但前提是各州政府将接受统一货币上交财政权。汉密尔顿的想法遭到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的反对,杰弗认为美国不应该有一个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应该让各州政府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保持充分的自由和独立。他甚至对于联邦政府将纽约定为临时首都耿耿于怀。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公共信用报告》,国会授权财政部发行新货币和新国债,联邦政府信用将取代各州政府信用,统一货币统一财政,联邦政府信用将取代各州政府信用。这一方案被后人称之为旋转门。杰弗逊的反对让国会一再否决这个提案,汉密尔顿只好请求华盛顿。最终国会通过了旋转门计划,美国政府迁都费城。旋转门计划第一年,美国就还清了大部分欠债,到1793年,美国的国债在欧洲债券市场上成为信用等级最高的债权。

当国债不仅仅是债务,而且是一种可以自由流通的商品,它就能通过债券市场将国家信用直接转化为社会财富,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

五、梧桐树下的承诺

杜尔,华尔街的庄家鼻祖,他疯狂的炒作让半个纽约城的人濒临破产,为了收拾残局,股票商人们聚在一起签署了第一份行业自律协议。

两百年前,股票买卖都是私下进行。威廉·杜尔是联合宪章的签署人之一,曾当过助理财政部长,在美国财政部呆了半年就辞职不干了,做起了股票交易买卖。1791年的一天威廉杜尔得到一条内部消息,据悉美国第一银行将收购纽约银行将其变成自己在纽约的分行。当时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正在实施,政府急需资金,这催生了银行热,股市中银行股交易空前火热,于是杜尔开始大量收购纽约银行股票,并以月息4%四处借钱,还和很多人私下签署了共同炒作纽约银行股的协议,最后杜尔几乎完全控制了纽约银行股的交易,成为这支股票最大的庄家,让资金不断从银行流入股市。银行资金不断流入股市威胁了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于是下令银行不得给股票投资者任何贷款。股票投资需要大量资金,这时杜尔却借不到钱,借新债还旧债的游戏到此结束,1792年5月杜尔锒铛入狱。市场一片恐慌,股价暴跌,市值瞬间蒸发500万美元,50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纽约的房地产总值。

迷茫的股票经纪人们聚在一起寻找对策,华尔街68号门前的梧桐树非常醒目,人们经常在那里聚会。1792年5月17日,24位股票经纪人,就在这棵梧桐树下签署了这样一份非常简单的协议。协议确定了三项原则,第一是24个经纪人建立同盟,这等于是行业的准入门槛。第二是相互之间享有股票交易的优先权,这相当于约定了场内交易。第三是统一佣金标准,防止同业竞争。协议明文规定,股票交易的佣金不得低于千分之三,这就是著名的梧桐树协议,被后人称之为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起点。最后经数次搬迁,纽约股票交易所落座于现在的地方。

坐庄投机和资本市场与生俱来,人性的贪婪是追逐财富的源动力,也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所以行业的自律和交易的规则是股票市场生存的基础,这就是梧桐树协议的伟大功绩。

六、给风险定价

谷物价格的波动给农民和商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规避风险芝加哥的商人们发明了期货,从此资本可以通过期货交易。规避时间包含的风险,发掘时间蕴藏的价值。

美国芝加哥的拉塞尔大街上,有一栋45层高的大楼,楼顶上有一尊高31英尺,重六吨的谷物女神雕像。这座大楼从1930年建成以来,一直就是芝加哥的地标,这就是期货市场的诞生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1848年4月3日83个谷物交易商同时来到芝加哥南水街105号,聚在一起商讨一个解决谷物市场交易混乱局面的方案。芝加哥是美国中部重要的金融城市,19世纪初是美国中西部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当时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供求关系难以稳定。于是一些商人与农民事先签订合约约定农产品的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合约就是期货的雏形。为了给自发的交易制定规则以防违约引起的市场混乱,83个谷物交易商聚集在一起,经过讨论,一芝加哥商会诞生。芝加哥商会制定了期货交易准则和惩罚机制,确定南水街为固定的期货交易场所,规定每日开市时间为上午10点到11点。随着交易的日益正规化,芝加哥商会更名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83个创始人中值得一提的是戈登·哈伯德,针对频繁出现的交易违约,他提出由资深人士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交易双方的行为,这就是最早的市场监督机制,后来成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信誉支柱,市场监督委员会的诞生还催生了另外一个制度,这就是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保证金交易制度。期货合约是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交易双方完成资金与货物的交割。在交割日之前,交易双方需各自缴纳一笔资金作为履约担保由第三方监管,这就是保证金交易。保证金通常按合约交易金额的百分比计算,通常是百分之五到八。保证金交易制度大大增强了期货市场的活力,但由于早期的期货合约五花八门,这对期货合约本身的交易极为不便。为了提高期货合约交易效率,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谷物交易的标准化合约合约规定一年中几个固定的交割期限,对交易的品种,交易的数量和计价单位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交易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自行选择,从而大大提升了交易的效率和规模。

保证金交易和标准化合约是芝加哥加交易所的两大发明,也是全球期货交易市场的两大基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最终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中心。期货的诞生赋予资本一种全新的力量,让资本通过期货交易的方式可规避时间包含的风险并发掘时间蕴藏的价值,从此资本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在交易市场中创造着时间的财富。

七、注水的股票

纽约州法院1863年一个关于股票的诉讼案改变了当时美国股票的交易规则。上诉方范德·比尔特,华尔街金融巨头、美国航运大亨,人称老船长。被诉的一方丹尼尔·德鲁,华尔街著名投机商、伊利铁路公司大股东。范德·比尔特起诉德鲁在自己收购伊利铁路公司股票的过程中用卑鄙的手段骗取他的钱财。作为当时美国最长的铁路,伊利铁路建造历时19年,预算也从最初1000万美元飙升至2350万美元。为此,伊利铁路的开发商不得不想尽办法融资,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都用了,其中最受投资者喜爱的是可转换债,和今天我们熟悉的可转债不同,伊利铁路的可转债可以在股票和债券之间随意转换,进可投机退可生息。这种可转债的发明人就是丹尼尔·德鲁,德鲁是牛贩子出身,当年做贩牛生意的时候他每天早晨把牛牵到河边,让牛大量喝水增加体重,然后再送上市场,江湖上称注水牛贩子。德鲁贩牛发财之后转战华尔街,成为一名股票投机商。

范德·比尔特为了取得伊利铁路的控制权,收买了一位法官,禁止伊利铁路公司继续颁发新股,同时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买入20万股伊利铁路股票。市场上总共25万股的伊利公司股票被范德·比尔特不断买入,然而被发现股票数量还是源源不断,远不止25万股。原来德鲁在发现范德·比尔特准备收购伊利公司股票的时候,他也收买了一位法官,宣布董事会只要批准,伊利铁路公司可以随时发行股票。此外他将手中持有的可转化债券不断转换为股票,到印刷厂不断印发新股抛向市场。消息传开伊利公司股票大跌,范德·比尔特控制伊利公司股票的计划泡汤。于是范德·比尔特将德鲁告上法庭,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只好私下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德鲁负责把股价拉回到范德比尔特的买入价,让他卖出10万股减少损失,但范德比尔特必须吞下其余的注水股票。由此范德比尔特吞下40%的注水股票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德鲁净赚700万美元离开伊利铁路公司。

伊利铁路之争暴露了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由于没有流通股的限制,大股东一旦控制了公司就可以随意印刷股票。此后,华尔街修订了规则,这些规则有效地遏制了滥发股票。在70年后的1933年被写入了美国证券法。

八、巨人的诞生

J.P.摩根,创造了世界第一家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凭借着与美国财政部的深厚关系和敏锐的洞察力,摩根财团掌控着全美国33%的金融资产,并垄断了美国的金融市场。摩根的融资能力在当时无人能及,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募集数亿美元。在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摩根几乎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第五大道是纽约著名的商业街。1900年12月12日在第五大道的大学俱乐部,来自匹斯堡的查尔斯·施瓦布做着演讲,他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他认为要保持美国全球第一钢铁强国的地位,钢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整合。这与台下的摩根产生了共鸣,此时的摩根正在整合美国钢铁业,他已经收购了伊利诺公司等多家企业组成了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联邦钢铁公司,此时他正在思考如何对付卡内基钢铁公司。之后,摩根邀请了施瓦布商谈如何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

随后摩根迅速安排了一笔银团贷款,募集了几亿美金,而施瓦布则先去拜访了卡内基夫人探口风,夫人对他说,老头子打球的时候最高兴,你就在球场上跟他谈吧。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施瓦布陪卡内基打了一场高尔夫并让他赢了,趁机施瓦布向卡内基转达了摩根的提议,并特意强调说摩根请您开价。此时的卡内基已萌生退休之意,他也正在思考把钢铁公司交给谁。经过一夜的思考,次日卡内基用铅笔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个数字4.8亿美元。在当时这是一个天价,因为联邦政府每年的开支才3.5亿美元。而摩根看到后二话没说他接受了。

1901年3月3日,摩根宣布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诞生了,公司总资产高达14亿美元。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家资产规模突破10亿美元的公司。包括卡内基钢铁公司在内美国钢铁公司在组建过程中共收购了785家企业,控制了美国钢铁业70%的产能,占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7%,以今天的价格计算相当于11000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成立当年盈利达到6000万美元,第二年达到9000万美元。此后25年间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摩根收购卡内基钢条公司,被后人称为世纪大合并,从此美国的公司进入了十亿美元时代。

九、镀金的美元

布雷顿森林会议,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镀金的美元,给二战后的全球贸易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动力,也为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度假胜地名为布雷顿森林。布雷顿森林中最著名的酒店是蒙特·华盛顿酒店,布雷顿森林成名的原因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

1944年夏天诺曼底登陆刚刚成功不久,来自45个国家总计730位代表聚在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饭店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货币金融体系。英国代表团团长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应该创造一种超主权的国际货币来承担这个功能,他起名为班科(Bancor),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怀特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美元就可以直接承担这个功能,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只要和美元挂钩即可。是班科还是美元这就是争论的焦点。

凯恩斯方案的目的客观上是防范美国利用美元独霸全球经济的领导权,而此时的美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综合国力举世无双。而欧洲历经战乱经济濒临崩溃,昔日霸主英国已沦为美国最大的债务国。所以怀特方案的背景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两位经济学家争论的结果还是经济实力决定一切,怀特方案胜出。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协定出台,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年度汇率波动不得超过10%。而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政府可随时以35美元一盎司的官定汇率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是著名的双挂钩。

20世纪60年代德国和日本经济崛起,美国经济相对疲软,为了刺激经济,美国的印钞机加速了,但美元兑换黄金的官定汇率没有改变。于是各国政府纷纷将外汇储备中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大幅度下降。1961年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国际市场上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

美元危机导致金价上涨,市场汇率迅速飙升到每盎司40美元以上。1971年夏天国际市场再次掀起抢购黄金的狂潮。法国政府甚至带头用成捆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此时若继续坚持35美元一盎司的官定汇率,美国的黄金储备必将枯竭。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松总统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美元与黄金脱钩史称尼克松冲击。此后各国纷纷放弃了对美元的固定汇率改行浮动汇率。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金价暴涨美元和黄金彻底决裂,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走完了27年的历程之后黯然解体

 

十、风险的价值

乔治·多里奥特,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对风险情有独钟。凭借着慧眼和勇气,他挖掘着风险中的财富,使风险投资成为一个创造亿万富翁的产业。被后人尊称为风险投资之父

多里奥特创立的公司叫美国研发公司,其主营业务是帮助新创企业提供启动资金,这就是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其第一笔成功的投资是对美国数据设备公司的投资。

1957年4月22日,一个叫做奥尔森的青年给美国研发公司提交了一份商业策划书并附带写了一封信。为他们计划生产的一种不但体积小价格低而且运算速度极快的新型电脑寻求投资,因为当时的IBM生产的电脑是一个庞然大物,一台电脑要占整整一个房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多里奥特决定投资10万美元。这是他在1957年所做的唯一的一笔投资。

1957年8月,奥尔森的美国数据设备公司成立,简称DEC。1962年DEC的第一批电脑问世轰动市场,当年净利润80万美元,此后公司盈利逐年上涨。1966年8月16日,DEC登陆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每股22美元,多里奥特的美国研发公司共持有175万股,总市值3850万美元。

从起始投资到公司上市,多里奥特仅仅用了9年的时间就获得了近400倍的回报。这样的传奇故事吸引了众多追随者,于是,一个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这就是风险投资业。

风险投资家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能否将投资及时兑现为收益。然而像DEC这样能够迅速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标准的企业屈指可数,如凤毛麟角。这就成为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个障碍终于在1971年被打破,专注于为高成长企业融资的纳斯达克市场正式开盘了,和纽约股票交易所相比纳斯达克市场的上市条件极为宽松。因此风险投资形成了一条从进入到退出的产业链。纳斯达克市场成为风险投资最主要的退出平台。

基金相关文件梳理

一、文件类型

文件 说明 补充
01 文件 开户申请
02 文件 开户确认
03 文件 交易申请
04 文件 交易确认
05 文件 份额对账
06 文件 分红下发
07 文件 基金行情
J01文件 基金销售机构与基金公司之间的实际资金划付 基金销售机构提供J01、J02
J02文件 基金销售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的实际资金划付
J03文件 支付结算机构与基金销售机构之间的资金划付情况 支付结算机构提供J03、J04
J04文件 支付结算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的资金划付情况

注:对账系统需要获得J01-J04文件,其中J01、J02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J03、J04由支付结算结构提供

 

 

二、业务代码

申请业务代码
确认业务代码
名称
说明
001 101 开户
002 102 销户
003 103 账户信息修改
004 104 基金账户冻结
005 105 基金账户解冻
006 106 基金账户卡挂失
007 107 基金账户卡解挂
008 108 增加交易账户
009 109 撤销交易账户
020 120 认购
021 121 预约认购
022 122 申购
023 123 预约申购
024 124 赎回
025 125 预约赎回
026 126 转销售人/机构
027 127 转销售人/机构转入
028 128 转销售人/机构转出
029 129 设置分红方式
130 认购结果
031 131 基金份数冻结
032 132 基金份数解冻
033 133 非交易过户
034 134 非交易过户转入
035 135 非交易过户转出
036 136 基金转换
037 137 基金转换转入
038 138 基金转换转出
039 139 定时定额申购
040 140 退款
041 141 补款
142 强行赎回
143 红利发放
144 强行调增
145 强行调减
146 配号
149 募集失败
150 基金清盘
151 基金终止
052 152 撤单
053 153 撤预约单
054 154 无效资金
155 基金销售人资金清算
156 投资人资金清算
157 红利解冻
058 158 变更交易账号
059 159 定时定额申购开通
060 160 定时定额申购撤销
061 161 定时定额申购修改
062 162 认购调整
063 163 定时定额赎回
067 167 基金联名卡开通
068 168 基金联名卡撤销
169 积分确认
070 地区编号变更通知
080 180 确权
088 188 基金质押
091 191、192 ETF基金申购
093 193、194 ETF基金赎回
098 198 快速过户
096 196 快速过户出
097 197 快速过户入

趣谈Linux操作系统(一)

一、概述

1.Linux发展阶段

假设,我们现在就是在做一家外包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把这家公司做上市。其中,操作系统就是这家外包公司的老板。我们把这家公司的发展阶段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初创期:这个老板基于开放的营商环境(x86 体系结构),创办一家外包公司(系统的启动)。因为一开始没有其他员工,老板需要亲自接项目(实模式)。
发展期:公司慢慢做大,项目越接越多(保护模式、多进程),为了管理各个外包项目,建立了项目管理体系(进程管理)、会议室管理体系(内存管理)、文档资料管理系统(文件系统)、售前售后体系(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壮大期:公司越来越牛,开始促进内部项目的合作(进程间通信)和外部公司合作(网络通信)。
集团化: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会成立多家子公司(虚拟化),或者鼓励内部创业(容器化),这个时候公司就变成了集团。大管家的调度能力不再局限于一家公司,而是集团公司(Linux 集群),从而成功上市(从单机操作系统到数据中心操作系统)。

2.Linux学习路径

3.操作系统内核体系结构